近日,由中展設計及施工的中共川南特委會議會址(余家祠)展陳工程正式落地實施,采用遺址復原與場景化相結合的展陳手段,融入川南民俗風格的特色,真實還原歷史背景環境氛圍。
中共川南特委會(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彰顯著長征精神的濃縮。1935年2月,中央紅軍突破湘江到達云貴邊境,扎西會議后組建的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與數十倍的敵軍周旋,勝利完成了黨中央和中革軍委交給的牽制和打擊敵人,配合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等光榮使命。
中共川南特委會議會址(余家祠),也是革命烈士余澤鴻烈士的家族祠堂,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其房屋雕梁畫棟,非常精美,建筑結構十分巧妙,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和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價值。于革命時期作為川南特委會臨時指揮部使用,1935年6月25日,徐策、余澤鴻在此會議會址召開中共川南特委會議,中共川南特委會議會址屬革歷史重要會址,具有極高的黨史研究價值和歷史保護價值,對研究紅軍長征歷史文化、傳播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長謝志成調研指導長寧縣中共川南特委會會址布展工作,中共川南特委會會址(余家祠)布展以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的戰斗歷程為主,以紅色傳承為主要線索。布展以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的戰役、戰場介紹為主,輔以雕塑、場景還原等,反映紅軍縱隊走群眾路線、堅持群眾紀律,開展統戰等方面,把文物保護、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等與現代旅游相結合。
請發送簡歷至郵箱:info@sczz.com
x